分居中的個人債務要共同償還嗎
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有兩種例外情況:
1、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的;
2、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者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可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無論是一方或雙方的勞動收入,都歸夫妻共有,從事經營所欠的債務,也理應以共同財產承擔。
盡管兩人可能分居了較長時間,但分居并未辦理離婚手續,未對雙方的財產約定其所得財產的歸屬,也沒有第三人知道他們有無約定,因此各自所得的財產應屬夫妻共同財產,而債務也應是共同債務。
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三條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同財產,債務亦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表述可以總結為: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為夫妻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等義務或為夫妻共同利益而與第三人之間產生的一種債務。具體到司法實踐中,通說認為,下列債務應為夫妻共同債務:
1、以夫妻雙方名義共同借款,不管該借款用于一方個人使用,還是用于雙方共同使用,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2、以夫妻一方個人名義借款,但所借款項確系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經營,只要對方承認或債權人能夠證明即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3、夫妻關系惡化雖然分居,但一方確因履行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義務所負的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4、因從事合法經營活動,造成虧損所負債務,不管是夫妻一方經營,還是夫妻雙方共同經營,該債務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5、因從事非法經營或禁止性經營活動,造成虧損所負的債務,如果該活動由夫妻雙方共同參與經營,或雖由夫妻一方進行,但另一方明知而不表示反對的,則此類債務亦應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認定。
分居證明范本
協議人(男方):姓名XXX、年齡XX、民族XX、戶籍所在地(未在戶籍所在地的,列出現住地)、身份證編號XXXXXXXXXXX。
協議人(女方):姓名XXX、年齡XX、民族XX、戶籍所在地(未在戶籍所在地的,列出現住地)、身份證編號XXXXXXXXXXX。
雙方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XXX年XX月XX日生育子女XX。現雙方就分居一事達成如下協議:
一、XX與XX自愿分居。
二、夫妻共同財產有:根據客觀情況,詳細列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確定夫妻共同財產暫歸夫妻一方管理。
三、夫妻共同債權、共同債務有:詳細列明。
除已列明的共同債權、共同債務外,分居期間發生的債權和債務,在誰的名下,則由誰享有或承擔。
四、分居期間,婚生子女的監護權,暫歸XX。
五、夫妻在分居期間的所得為各自所有。XX六、另一方XX給付撫養費XX元/月。給付方式:XX未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每月享有XX次探望權。在每個月XX,時間為XX。探望地點為XX。遇有特殊情況,探望次數、時間、地點等可由雙方根據子女情況另行約定。本協議一式貳份,雙方各執一份,雙方簽字生效。
協議人:XXX
協議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分居產生的個人債務要共同償還嗎?在分居之后對于共同債務上認定存在爭議的時候,當事人可以找專業的律師來給自己維權。分居產生的個人債務另一方不想要幫助償還的時候,可能你還不了解這時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一對一為你講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融資租賃公司設立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6老房契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1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舊房拆遷回遷戶補償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11房屋贈與期間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3-18房屋拆遷補償,是“要錢”還是“要房”
2021-03-08拆遷安置房如何申請房產證
2020-11-18農村拆遷補償款糾紛該如何解決
2021-03-09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