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手機爆炸,經營者應當承擔哪些責任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通過網絡購買的手機發生爆炸的,如果是手機問題造成的,經營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如果是生產者責任的,可以向生產者追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網購的風險
一、時間風險。
指購買時間與如果購買失敗所花費的時間。由于網購的送貨方式主要是郵寄,從網上下訂單到收到貨物的時間可能過長。消費者還要自己取貨,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二、交付風險。
指對產品不能交付或交付的時間過長。貨物可能在運送途中丟失,可能得不到貨物,且異地送貨過程中可能造成商品的損壞。
三、產品質量風險。
指與產品質量相關的失望,例如產品不好用或是假貨。由于消費者不能親自查看和試用商品, 網絡上對商品功能、質量、顏色等信息的描述和實際商品可能出現差異,導致購得的商品與期望中的商品相差甚遠,也許還會購到假冒偽劣產品。
四、服務風險。
指如果產品出現問題,維修和退換服務所帶來的失望。退換網上選購的商品可能會很麻煩,還需承擔雙重運費。如果網上購買的商品壞了,修理維護等售后問題可能得不到保障。
五、付款風險。
指在互聯網上輸入信用卡帳號所帶來的風險。網上支付失敗可能會造成貨款的丟失,黑客可能盜用您的信用卡數據,會造成更大的金錢損失。
六、隱私風險。
指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可能遭到侵犯。消費者在零售網站上填寫的個人信息,可能會泄露給其他一些公司或個人。這些網上公司可能會在沒經允許的情況下聯系本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通過網絡購買的手機發生爆炸的,如果是手機問題造成的,經營者要承擔賠償的責任,如果是生產者責任的,可以向生產者追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死亡賠償撫恤金標準
2021-03-09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中外產品責任保險若干法律問題的研究
2020-12-30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