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規定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四加一”情形
1、消費者定作的商品;
2、鮮活易腐的商品;
3、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以及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
4、交付的報紙或者期刊等四類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
以及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但實踐中,一些經營者擅自對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范圍進行擴大解釋,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消法》規定,容易引發消費爭議。
此次新規增加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商品:
1、拆封后易影響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或者易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的商品;
2、一經激活或者試用后價值貶損較大的商品;
3、銷售時已明示的臨近保質期、或者有瑕疵的商品。
需要說明的是,網絡銷售的商品種類繁多,商品性質、商品包裝千差萬別,難以通過一一列舉具體商品名錄的方式規定七日無理由退貨制度的適用范圍。
無理由退貨的具體流程
《消法》第二十五條第三款規定了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但并未就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解除商品購買合同的告知義務、“七日”的期間計算方法、經營者返還消費者商品價款的形式等具體程序問題進行明確。實踐中,確實有些消費者不清楚無理由退貨的具體流程。
新規明確規定各方主體的規定動作、時間節點和延誤責任。
具體分為四步:
1、選擇無理由退貨的消費者應當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網絡商品銷售者發出退貨通知;七日期間自簽收的次日開始起算;
2、網絡商品銷售者收到退貨通知后應當及時向消費者提供真實準確的退貨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等有效聯系信息;
3、消費者獲得上述信息后應當及時退回商品,并保留退貨憑證;
4、網絡商品銷售者應當在簽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消費者返還已支付的商品價款。
整個流程一目了然,進一步保障了行使無理由退貨權利的便捷性可靠性。
此外,還明確了退款方式比照購買商品的支付方式,以及消費者使用積分、代金券、優惠券等優惠、信用卡等情形下的退款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