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是什么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五項解決爭議的途徑,為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供了自我保護的方法。這五項途徑具體可概括為民間的、行政的和法律的保護手段,那么,消費者如何認識這些自我保護手段呢?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消費者購買商品后,發現商品的質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務時,對服務質量、態度不滿意,這時,可以先當場或事后找商店進行交涉,說明情況,提供證據,表明態度,并在商店承認事實的前提下,提出具體合理要求,促使糾紛能及時解決。
2、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解決。消費者委員會是依法成立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專門的社會團體。吉林省設有省、市、區(縣)三級消費者委員會,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消委會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市、區(縣)消費者委員會均可,最好向爭議發生地的區(縣)消委會投訴為宜。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也可以向有關工商、物價、技監、標準、計量、衛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這些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自己的業務職責范圍內,依據有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解決。這種解決爭議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購銷的書面合同里約定,買賣商品的量也往往比較大。而在消費者與商店即時清付的口頭合同中絕少存在,而且采取這種方式解決爭議,程序相對比較復雜。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量少,且以即時付清的口頭合同形式完成,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解決爭議。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的發生,往往是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甚至消費者的人身和重大財產受到侵害時,以及已嘗試各種解決途徑不能如愿時,消費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以請求法律保護。如經營者的行為構成犯罪時,司法部門還要依法追究責任者的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對“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是要自己寫嗎
2020-12-08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