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是什么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五項解決爭議的途徑,為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提供了自我保護的方法。這五項途徑具體可概括為民間的、行政的和法律的保護手段,那么,消費者如何認識這些自我保護手段呢?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消費者購買商品后,發現商品的質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務時,對服務質量、態度不滿意,這時,可以先當場或事后找商店進行交涉,說明情況,提供證據,表明態度,并在商店承認事實的前提下,提出具體合理要求,促使糾紛能及時解決。
2、請求消費者委員會調解解決。消費者委員會是依法成立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專門的社會團體。吉林省設有省、市、區(縣)三級消費者委員會,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請消委會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調解,市、區(縣)消費者委員會均可,最好向爭議發生地的區(縣)消委會投訴為宜。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也可以向有關工商、物價、技監、標準、計量、衛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這些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自己的業務職責范圍內,依據有關規定,做出相應的處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解決。這種解決爭議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購銷的書面合同里約定,買賣商品的量也往往比較大。而在消費者與商店即時清付的口頭合同中絕少存在,而且采取這種方式解決爭議,程序相對比較復雜。如果消費者購買商品量少,且以即時付清的口頭合同形式完成,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解決爭議。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的發生,往往是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甚至消費者的人身和重大財產受到侵害時,以及已嘗試各種解決途徑不能如愿時,消費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以請求法律保護。如經營者的行為構成犯罪時,司法部門還要依法追究責任者的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對“消費爭議的解決方法”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唯一住房如何強制執行
2021-01-17合同沒履行完要簽中止協議嗎
2020-12-18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離婚小孩多大有選擇跟誰的權利
2021-01-26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