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費者在給權過程中,往往只對產品的質量問題進行投訴,而放棄了許多受到侵害而應當提出索賠的權利。
一、延時服務可以索賠
一般消費者都知道,接受了一個部門或其他類似的服務,延時不付費時會被強行收取滯納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費,卻沒有按時得到應得的服務,可以得到損失賠償。
對延時服務的索賠可分為兩種:一是事后索賠;一是事中索賠。前者較易,但由于服務已過,可能造成消費者收集證據的困難;后者較難,但通常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二、耽誤使用可以索賠
買了不合格的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延誤使用的損失,也常常被消費者所忽視。我國一些省市對消費者的這一權益給予了明確的認可,從而使消費者可以據此進行索賠。
三、免費贈品也可索賠
買一贈一之類的行為不是民法上純粹的無償贈予,而是一種有償的要約行為。消費者按要求購物,實際上就與商家達成了“買一贈一”的合同,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義務提供贈品。這些贈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是合格的產品,而不能欺騙消費者。
四、精神損失可索賠
按照現有的慣例和法規,消費者在遭受侵權后,能得到的賠償僅僅是依照商品與服務價格以及相關內容計算的經濟損失。事實上,在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整個過程中,實際損失與經濟損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還包含著消費者為投訴所耗費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還可能遭受到人格尊嚴的傷害,即精神損失。
每當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廣大消費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訴消協都予以受理,因為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者投訴規定》,各級消協不受理如下投訴:
1、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
2、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
3、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和保證期而產生的糾紛;
4、商品標明是處理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
7、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
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