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權是法律上基于特殊政策性考慮而賦予某些特種債權或其他權利的一種特殊效力,以保障該項權利能夠較之普通債權而優先實現。
法律咨詢:A在巴黎公約某一國內申請了商標,但只申請了第28類。那在申請日后6個月內,該國以及其它公約國國民,能否對該商標的其他大類,如29,30等大類申請注冊,A能否要求以上申請無效?
律師解答:可以的。因為A在28類申請的商標不構成馳名商標的認定標準,他就不能限定其他人在其他類別注冊同樣的商標。除非他對該商標注冊了版權和著作權等其他權利登記。
相關法律知識:
優先權按照傳統民法理論是指在某個特殊債權關系中債權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而對債務人的財產所享有的優先于一般債權人受償的權利。就債務人的全部財產所享有的優先權稱為一般優先權。而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所享有的優先權稱為特別優先權。
臺灣學者認為譯為”優先受償權“較為適宜。羅馬法上就已經設立了優先權,如有妻之嫁資返還優先權、受監護人優先權、喪葬費用優先權等。法、日、意等國民法都確認了優先權制度。
目前中國民法尚未建立統一的優先權制度,對特殊社會關系的保護是通過特別法中的零散規定來規范的。如《民事訴訟法》第204條、《企業破產法》第34、37條的規定。從這些規定來看,只是規定了幾種權利受償的先后次序,而沒有從一項權利的角度進行界定,還沒有算是完整意義上的優先權制度。《海商法》第21條是中國立法上有關優先權制度最明確、最系統的規定。應當注意的是中國民事立法并沒有建立系統的優先權制度,但卻有優先受償權的概念。有學者認為兩者是同一概念,并無區別。但是通過分析兩者的內涵就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優先受償權在中國擔保法中是指擔保特權人基于擔保物權的優先清償效力而享有的就擔保物的價值優先受償其債權的效力。而優先權是基于法律的規定對特定債權優先于一般債權人受償的權利,優先受償權的內涵遠較優先權豐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定金合同違約責任
2020-11-09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