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損害賠償應遵循的三大原則
1、對等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全部、等價賠償。
提示釋義:消費者遭受侵害有權要求賠償的損失包括物質損失、人身損害、精神損害。對此,有過錯的經營者應該對消費者進行賠償。賠償損失的目的是為了使消費者受到的財產、人身和精神方面的損失得以恢復到損害前的狀態。所以這種對等賠償僅僅只是有過錯的經營者對消費者承擔的最基本的法律責任,也是適用最廣泛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6條“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117條“侵占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懲罰性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的行為構成欺詐,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所有消費損害予以雙倍賠償。
提示釋義: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有欺詐行為的經營者規定的帶有懲罰性質的賠償規定。由于存在欺詐行為的經營者在主觀上有較大的過錯,也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害,其社會危害程度較之其他有過錯的經營行為會更大,故法律規定了更為嚴厲的賠償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3、承諾賠償的原則。即經營者應對消費者所受到的消費損害按照經營者先前的承諾予以賠償。
提示釋義:經營者為推銷自己經營的商品和服務,所做出的承諾是影響消費者做出消費選擇的重要因素,一旦消費者接受其承諾,雙方即形成一種約定的合同關系。因此如出現與承諾條件相悖的情形,經營者即應按其承諾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8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第60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有關消費損害賠償的法律知識,相信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能了解到倘若我們在消費過程中遭受損害,我們就能利用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要求賠償,以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購房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13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融資涉及哪些法律問題有哪些
2021-01-05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要準備什么材料,怎么選擇鑒定機構?
2021-01-15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