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未標明生產者是否構成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是有權知道產品生產者的,所以不標明生產者是會構成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消費者知情權被侵害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經營者不依法標明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情況。主要指經營商品和服務的經營者沒有按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依法實行明碼標價制度。
2、經營者對消費者的詢問置之不理或者不作明確答復。不同的消費個體,往往對有關商品或服務有不同的疑惑,對此特定的答復信息可能構成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決定性條件。碰到有消費者不明白商品或者服務中的說明,請經營者予以解釋、說明或者示范時,有的經營者對此冷嘲熱諷,有的置之不理,甚至說一些有傷消費者人格尊嚴的話。
3、消費過程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4、商品情況標示存在問題。有的商品情況標示不全,即指示上的缺陷,是指生產者沒有提供指示與說明,致使其產品在使用、儲運等情形中具有不合理的危險。《產品質量法》第27條第1款第5項規定“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帶示標示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有的商品情況標示和說明有欺騙性。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是有權知道產品生產者的,所以產品不標明生產者是會構成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逃逸警察會找嗎
2020-11-26非法行醫案件因果關系如何認定
2021-01-08醫療事故刑事責任指什么
2021-03-20經典涉外婚姻案例
2021-02-09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保險中的多買與少買的含義
2021-02-03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