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成為“偷票房”的直接操作者
“偷票房”,顧名思義,就是把某部影片的票房所得“偷”走,或轉移到其他影片上,或揣進影院自己腰包里——前者往往是發行方與放映方相互串通,共同牟利;后者則是放映方私自出售不與發行方進行收益分成的電影票,獨享其成。
偷票房的直接操作方是影院。對于影院來說,將一場電影偷換成另一場電影的票房,能獲得片方給予的承諾利益,但這樣違法違規的操作涉及法律風險。
票房造假的處罰手段
2011年,國家首次擬立法處罰偷票房,當年11月,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就公布了《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其中針對偷票房現象,就有“加盟電影院線的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對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影院頂風作案的背后,是影院投資成本、運營成本劇增所帶來的生存困境。在地價房租不斷上漲,影院間競爭加劇等內外因素夾擊下,影院分賬比例卻在下滑。
按照2009年廣電總局電影局下發的《關于調整國產影片分賬比例的指導性意見》中“制片方原則上不低于43%”的建議,目前業內實行的票房分賬方式為:扣除5%的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后,剩余影片票房由制片方(含發行方)與影院(含院線)按照43︰57的比例分成,即二者凈分賬收入分別占總票房的39.4%和52.2%。
而2011年底出臺的《廣電總局電影局關于促進電影制片發行放映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電影院對于影片首輪放映的分賬比例原則上不超過50%。新規定出臺后,不少影院負責人表示,影院分賬比例減少給經營帶來了更大壓力。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二審稿昨天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對比一審稿,二審稿明確禁止“虛假票房”,并規定了罰款最高50萬元、最嚴重可吊銷許可證的行政處罰;針對劣跡藝人頻出的現象,對演員提出了“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的要求;對國產片在院線放映場次不低于三分之二時間的規定加上了“合理安排”場次和時段的限定;為突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明確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此外,電影內容審查標準新增了電影不得含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內容。
《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初審及征求各界意見期間,有些常委會委員、中央有關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要加強對票房收入的監管,加大對虛報瞞報票房收入行為的處罰。
據此,二審稿增加規定:“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應當統計、提供真實準確的電影銷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并明確了法律責任:票房造假者可處5萬至50萬元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可吊銷許可證。
電影是用來娛樂觀眾的,但是現在的電影已成為各商業斂財的手段,票房的高低也成為他們爭奪的虛名。但是票房造假始終不可取,想要高票房就應該用心拍攝。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電影票房造假者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的一些總結,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