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和保外就醫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當事人請求取保候審常說成保外就醫,要求保外就醫常說成取保候審。甚至有的律師也弄不清兩者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取保候審
在家中接受接受調查,等待審判。
2、保外就醫
在家中或者醫院服刑。保外就醫期間記入刑期。
二、適用對象不同
取保候審適用的對象是未經法院審判犯罪嫌疑人。
保外就醫適用的對象是經過法院判決正在監獄服刑的人。
三、適用條件不同
取保候審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保外就醫條件:
1.罪犯有嚴重疾病需保外就醫。對于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對于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開具證明文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審批。發現被保外就醫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的,或者嚴重違反有關保外就醫規定的,應當及時收監執行。
2.罪犯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哺乳期限按嬰兒出生后1年計算。
3.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
四、法律后果不同
1、取保候審
能夠遵守規定的,結案后,退還保證金。
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違反規定的,沒收保證金,令其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予以逮捕。
2、保外就醫
醫療終結后,重新收監。
下落不明的,按脫逃犯予以通緝。
以非法手段騙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期間不計算刑期。
五、保證人的責任
1、取保候審保證人
監督被取保候審人遵守有關規定,被取保候審人違法規定的及時匯報。
2、保外就醫保證人
承擔被保外就醫人員的生活費、醫療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