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產質權能否善意取得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動產質權是可以善意取得的,所謂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就是說出質人以自己沒有權利處分的第三人財產來設定的質權,這時質權人就處于善意取得占有質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八十四條:出質人以其不具有所有權但合法占有的動產出質的,不知出質人無處分權的質權人行使質權后,因此給動產所有人造成損失的,由出質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的善意的。所謂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受讓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對價,如果受讓人明知其取得該物的價格與實際價值相差極大,則可以認定為其行為出于非善意;最后,應當考慮交易的場所是否符合常理。
4、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受讓人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而受讓人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支付合理對價的法律行為。我國《物權法》中規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就充分說明了這種行為的性質必須的有償的,受贈、繼承等無償方式取得的物不能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動產質權是可以善意取得的,所謂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就是說出質人以自己沒有權利處分的第三人財產來設定的質權,這時質權人就處于善意取得占有質物。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除廠房是否需要向政府部門報告
2020-12-11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商號如何取得
2021-03-16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