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最長期限是多長時間
取保候審,作為刑事訴訟中相對較輕的強制措施,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家屬第一時間想要做的便是向公安、檢察院、法院申請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期限規定如下: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取保候審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解除或者撤銷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需具備的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輕,沒有必要逮捕,對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有期徒刑比管制、拘役更為厲害,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罪行較重,如果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可以采用取保候審。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2、取保候審保證人需具備的條件:
(1)保證人必須與本案無牽連,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涉嫌的犯罪沒有任何利害關系。保證人不能是本案的同案犯,也不能是本案的證人。
(2)保證人應當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具體來講,保證人必須達到一定年齡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對被保證人有一定的影響力,其身體狀況使其有能力對被保證人的行為進行監督等等。 (3)保證人應當享有政治權利,其人身自由沒有受到限制。公民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就不能充當取保候審的保證人。 (4)保證人應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在被保證人居所地有自己常住的居所,有穩定的經濟收入。
對于取保候審的期限,《刑事訴訟法》中規定最長為12個月,也就是司法機關在批準取保候審的時候,需要在這個期限內確定具體給予的取保期限。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分別在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的時候,取保的期限是分開算的,即一次取保的最長期限為12個月。
取保候審期間法院傳喚不去的話什么后果
2020最新酒駕取保候審申請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工地受傷老板不賠償怎么辦
2021-01-10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土地出讓金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2020-12-29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拆遷安置房的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1-02-17拆遷評估報告上的金額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
2021-03-21拆遷前結婚分的房子算什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