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是我國法制制度不斷完善的產物,取保候審是一項由申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提供保證人或保證金并以書面形式申請取保候審的一項強制制度。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如《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作出了相關明確規定,因此在其第65條規定可知:
申請取保候審的條件如下列所示:
一、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要背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是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二、由法律實踐可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可能被判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更嚴重的刑罰,同時保證采取取保候審,不會危害到社會公共安全,因此需要提供保證人和保證金。
三、屬于弱勢群體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屬于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公民權,法律相關規定經醫院檢測患有嚴重疾病、或者生活確實不能自己料理,或者正處于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說明這些人不采取取保候審,不會發信息,會公共安全,會體現我國的民主性和保障公民的人權,準許取保候審。
四、處于保釋期內。也就是說處于羈押期限將要結束的階段,但是由于案件尚未結束,或者是其他原因尚不能夠釋放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審,只要交納保證金和保證人證明不會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即可提前釋放。
綜上所述,能夠準許取保候審的條件就是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居一期比較久的,或者是犯罪情節較輕,且身體狀況較差的,根據實際情況,從人權主義出發可以準許取保候審,重要的是取保候審后的危害社會公共安全。
對于能夠取保候審的法律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作出了相應規定,正如當中第95條規定:能夠取保后審的人主要分為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只對相關案件具有犯罪嫌疑的人,被告人是指法律意義上被原告人通過訴訟方式告上法庭的人,至于法定代理人也就是指監護人一類的親屬:如父母等一類的長輩,換句話說,就是負有保護責任的名稱。而近親屬就是指與當事人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人,比如父母、同胞兄弟姐妹,也包括配偶。還有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一般情況下,辯護人主要以律師為主。換句話說,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滿足《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過書面委托的形式委托辯護人以自己的名義向有關機關提提交取保候審的申請。
至于對于取保候審的相關要求如下: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6條中作出了相關規定規定被取保候審期間所要遵守的相關條例,滿足這些條例,也就是說不能夠在取保候審期間危害到社會主義公共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被取保人在取保候審之前為不得擅自離開,在沒有經過相關機關批準的情況下,不得離開原居住地。同時要無條件服務于案件,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這是作為公民的義務。更重要的是不能作為證券證的相關違法行為,也不得干擾其他人作證。對于有關于正確的一切活動,都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以上所述有關規定具有強制性,不得違反,若被取保人,違反上述有關規定,除被沒收相關保證金之外,還要承擔相應責任,情節輕的需重新交納保證金,保證人以及保證書,情節嚴重的,若危害到社會公共安全則應立即依法被逮捕。
取保候審擔保人需要什么條件?
什么是取保候審,取保候審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頂包逃逸判幾年
2021-02-12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