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屬于法律援助的對象有哪些
1、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2、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3、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4、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5、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并將決定書及具體承辦援助事項的法律服務機構和人員通知受援人,由法律援助承辦人員與法律援助機構、受援人三方共同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規定各方的權利義務。受援人的主要義務是:
(1)遵守法律規定,按法律援助協議的規定和法律援助承辦人員進行必要的合作。
(2)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取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對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撤銷其受援資格,并責令其支付已獲得服務的全部費用。
法律援助的對象在有關的法律規定中,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自己不屬于的情況是較少的,因此在生活中,自己要進行一定的咨詢,這樣自己的利益維護才會有著有關部門的幫助,但是具體的問題解決需要自己做出一定的準備,從而更好的解決。
家庭暴力法律援助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
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有什么義務和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員有重大過錯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4法官可以兼職做律師嗎
2020-12-21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住改非拆遷的補償標準
2021-01-292020年農村拆遷補償新政
2021-02-08拆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1-12無證的營業房可以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0-12-12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怎么維權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