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根本利益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人們當家做主是我們永遠的目標和追求。對于一些條件不允許監禁的犯罪違法分子或者被告嫌疑人,我們會采用監視居住的方式來限制其行動。那么,老刑訴法監視居住條款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一、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三機關依法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限制在其住處或指定的區域,不準其擅自離開,并對其行動予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法律規定
刑訴法第5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刑訴法第51條、第60條、第65條、第75條規定。對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3)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的;(4)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證據還不充足的;(5)法定羈押期限屆滿尚不能結案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頒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75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有權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居住的要求。
三、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
根據新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具體可以對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
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以上就是關于老刑訴法監視居住條款的主要內容。新刑事訴訟法出臺以后,不能說完全完善,但是舊法中也必定有一些可以借鑒的部分。其中關于監視居住就是一個爭議。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詢一下我們律霸的相關網站,會有專業人員為您竭誠服務。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繼承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6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