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居住時間是多久
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不能超過六個月。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修正)第七十二條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第七十三條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第七十四條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并將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的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第七十五條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二、監視居住的法律規定
依新《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對于監視居住,自己一定要有足夠的準備,因為時間的關系,所以自己一定要學會在約束的期限內履行自己應盡的法律義務,對于被監視居住的人員來說,國家的法律規定對于我們的利益維護也是有著一定的保障,所以自己的可以進行一定的申訴。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河南省林地承包的程序
2021-01-30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