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可以在外地
可以居住外地,但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
法律規定,被采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的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居住地。有正當理由需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住處,應當經執行機關批準。如果有正當理由你朋友可以向執行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提出申請,公安機關審查批準后可以離開
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當監視居住地是外地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執行外地監視居住。
我國法律關于監視居住條款的規定,在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之間為執法機關適用強制措施提供了一項其他的選擇,完善了我國法律規定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的強制措施體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五十七條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實踐中,監視居住這一強制措施卻并未被普遍運用,即便運用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對犯罪嫌疑人的異地監視居住方面。
公安機關在對某些跨地區作案的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對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獲以后,出于辦案的方便及審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慮,一些基層刑偵部門往往對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其監視居住的方法是將該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場所,接受訊問。在被監視居住期間,出于辦案需要及安全的考慮,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相對隔絕,行動自由在公安機關監控之下,事實上,這樣的監視居住與完全被剝奪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強制措施無異,所不同的只是一個是被關押在專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個則被以監視居住的名義被看管在公安機關指定的場所。
這樣的監視居住
一是于法無據,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雖然被監視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內尚有人身自由實質要求。
二是增加了辦案單位負擔,辦案單位往往要指派專門人員進行二十四小時看管,被監視居住的對象基本沒有活動的余地,辦案人員也不堪重負。三是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監視居住的對象是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居所,因無提審手續及程序的限制使偵查人員可以隨意提審或任意延長審訊時間,同時還可能由于被監視居住對象的抵抗會招致辦案人員的打罵或者刑訊
監事居住,是對犯罪嫌疑人。或者說是被告人采取的一個強制措施,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和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拘役等是一樣的性質,但是監視居住,是在自己的住所地,受到監視,不可以外出等的,拘役是在看守所里面,所以也是存在區別的。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一及答記者問
2020-11-20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