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權強制措施變更取保候審的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權強制措施變更取保候審的條件,第一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比如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第二不符合逮捕的條件,比如被監視居住人在監視居住期間不違反規定的,且不再符合監視居住的情形的,可以依法變更。
第77條 公安機關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繼續偵查的。
第105條 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取保候審期間離開其所居住的市縣時的批準問題
《刑訴法》第69條第一項,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九十一條被取保候審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的,應當經負責執行的派出所負責人批準。
根據以上法律規定,在取保候審期間,被取保候審人有正當理由離開居住的市縣應經執行機關批準。
另,在監視居住期間離開指定居所的批準問題: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6條,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以及要求會見他人或者通信的,應當經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或者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
綜上所述,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如果只是基本確定卻在訴訟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公訴條件就不能直接將其進行刑事制裁,而是只能用關押的形式限制其自由防止逃脫,如果當事人只是被監視居住而想要請求取保候審的,應該至少要在期間沒有違規情形且可能判刑較輕的。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規定拘役是否是刑罰
2021-01-15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離婚時男方隱匿財產,女方在離婚后可以要求多分割財產嗎
2021-03-03公司破產清算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0-12-25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