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居住在異地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我國法律關于監視居住條款的規定,在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之間為執法機關適用強制措施提供了一項其他的選擇,完善了我國法律規定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的強制措施體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七十七條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實踐中,監視居住這一強制措施卻并未被普遍運用,即便運用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對犯罪嫌疑人的異地監視居住方面。
公安機關在對某些跨地區作案的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對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獲以后,出于辦案的方便及審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慮,一些基層刑偵部門往往對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其監視居住的方法是將該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場所,接受訊問。在被監視居住期間,出于辦案需要及安全的考慮,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相對隔絕,行動自由在公安機關監控之下,事實上,這樣的監視居住與完全被剝奪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強制措施無異,所不同的只是一個是被關押在專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個則被以監視居住的名義被看管在公安機關指定的場所。
一是這樣的監視居住一是于法無據,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雖然被監視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內尚有人身自由實質要求。
二是增加了辦案單位負擔,辦案單位往往要指派專門人員進行二十四小時看管,被監視居住的對象基本沒有活動的余地,辦案人員也不堪重負。
三是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監視居住的對象是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居所,一方面因無提審手續及程序的限制使偵查人員可以隨意提審或任意延長審訊時間,同時還可能由于被監視居住對象的抵抗會招致辦案人員的打罵或者刑訊;另一方面,因我國刑事訴訟法未明確規定被監視居住的天數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監視居住對象被監視居住的時間有時難以抵算刑期。
監視居住也是給一些不方便犯罪人的一種福利。監視居住是符合一定的條件的,患有嚴重疾病的、生活部可以自立或者是懷孕哺乳期女性。如果在監視期間被監護居住的嫌疑人,違反了規定,如果情節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逮捕處理。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網絡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2021-01-15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公租房拆遷中,被拆遷人如何安置
2020-11-24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按城市房屋算還是按農村房屋算
2021-02-23借力舊城改造 新鴻基強勢把握市中心話語權
2020-11-29征地補償安置費該給誰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