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之后正常情況下不能取保候審,因為逮捕的條件是嫌疑人有危害社會的可能,所以才予以逮捕,因為不適合取保或者監視居住的條件。但是如果被逮捕的嫌疑人有下來情形的話,那么還是可以取保候審的。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7條第7項的規定,對持有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證件,可能出境逃避偵查,但不需要逮浦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審。根據公安部《規定》第63條第5、7項的規定,對提請逮捕后,檢察院機關不批準逮捕,需要復議、復核的,移交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取保候審。
公安部《規定》第64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8條規定,對于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二、取保候審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在人民法院二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羈押期已經超過一審法院所判處的有期徒刑的,也適用取保候審。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我國的相關部門在辦理違法案件的同時,應考慮相關的案件違法情況,對相關的案件犯罪者實施相應的取保候審制度。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一審二審沒有結案的,證據不足的案件都可以辦理相關的取保候審,進行相關的辦理。
交的取保候審保證金能退嗎
取保候審什么時候可以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2020-11-30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三部門:推動婚戀交友平臺實名認證,嚴打婚托婚騙
2021-03-04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