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人為了養家活口,除了個別特殊情況,無一例外,都是要出來工作的。而我們在工作所占的時間可謂是我們一天中的大多數,因此,我們在工作中,難免會受傷,這可稱為工傷。當人們工作時受傷,經協議,老板能賠償的話固然是好,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有分歧或是不賠償的情況,這時候,就要投靠法律了。那么請問,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條件是什么呢?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公民,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1、具有本市常住戶口或暫住證的;
2、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法律援助;
3、本人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者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經濟困難標準參照法律援助實施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執行)。
4、在刑事案中,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精神障礙患者而沒有辯護人的。
5、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6、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
公民見義勇為造成人身損害請求賠償或者補償、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和已被相關部門確認工傷并請求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不用審查其經濟情況。
二、如何辦理法律援助手續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后,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準發放;
3、等傷情穩定后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后按照傷殘等級計算傷殘賠償數額;
4、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工傷職工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工傷賠償法律援助能解決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對待,但是申請法律援助也是要符合一定的條件的。除了上訴所說的條件以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工人能證明自己的傷情的確和雇主有關系,的確是在工作時間發生的。無論怎么樣,還是要提醒受傷的員工一定要遵從法律,若是不符合申請條件,切忌魯莽行事。
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工傷賠償必須掌握的三大時效
工傷賠償由誰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股權激勵,要拿出多少比例合適
2021-01-16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