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期限是多久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決定由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作出,由公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也可以協助執行。
犯罪嫌疑人在被執行監視居住強制措施期間,不能離開居住住所(含指定居所),確有需要要離開的,應向執行監視居所的機關報告,得到同意后方可離開。
監視居住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
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遵過下列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所,無固定居所的,不得離開指定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
(三)接到傳訊時準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二、監視居住的執行場所在哪里
監視居住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7條的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由此可知,監視居住的場所為“住處”或“居所”,被監視居住的人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對有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來說,監視居住的場所為指定的“居所”。我們認為,所謂的“住處”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連續的、固定的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居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時為無固定住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的場所。
對于監視居住,這也是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一般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那么司法機關可以對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這種措施。確定監視居住期限的時候,也要注意法律中規定最長為6個月,也就是最后確定的期限是不能超過法定的最長期限。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一方有過錯怎么分財產
2021-02-02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