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批捕還有事嗎
檢察院認為沒有犯罪事實不批捕后會通知公安機關放人。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公安機關對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決定,認為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但是必須將被拘留的人立即釋放。
二、哪些情況下檢察院做出不批捕的決定?
1、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偵查機關查獲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證據達不到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程度,或者根本沒有證據,或者雖有證據,但證據不能相互印證,也不能查證屬實,無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唯一結論,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2、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
3、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但不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4、雖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刑罰,但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方法,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沒有逮捕必要的,也應作出不批捕的決定。
三、能夠證實犯罪事實的情形有什么?
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綜上所述,在對一些違法犯罪的案件公安機關在偵查結束后會將案件移送到檢察院,然后檢察院再對案件進行審查,如果證據不足,或者不能達到起訴條件的,那么檢察院不會作出批捕的決定,而且公安機關應該立即釋放嫌疑人。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