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所有人都會批捕么?
1:不一定批準逮捕,可以取保候審,具體看案件情況。
2:如果公安局已經申請批準逮捕,一般的情況下不超過10天就有結果。
3:如果檢察院不批捕公安局就會放人的。
4: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后,犯罪嫌疑人的近親屬和律師就可以向辦案機關申請取保候審了。
5:取保候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6:嫌疑人被批捕后,公安機關關押的期限一般不能超過兩個月,即該案最長在兩個月內要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檢察院審查期限一般是一個月,然后再向法院提起公訴。
7: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8: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特征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客體是國家的金融信貸秩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金融交易主體之間形成復雜的金融關系,金融關系的有機整體就是金融秩序。金融關系包括:金融交易關系,金融管理關系,金融機構的內部關系,金融管理關系是指國家金融主管機關對金融業進行監管和宏觀調控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它是一種非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管理關系,即縱向金融關系。金融秩序由金融管理秩序、金融交易秩序和金融機構內部秩序三個有機統一的方面結合而成,其目的在于實現國家的宏觀調控,保證社會資金的合理流向,保護廣大公眾的利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不僅侵犯了金融儲蓄的管理秩序,而且由于因為金融儲蓄是信貸資金的主要來源,對儲蓄管理秩序的侵犯必將侵犯整個金融信貸秩序。所以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信貸秩序。
(二)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
所謂“公眾”意即吸收存款對象的不特定性,指社會上大多數人。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存款包括個人存款和機構存款,所以公眾包括法人。且本罪只要求行為針對社會上大多數人,并不要求實際從社會上大多數人得到資金。但由于現代法人的發展,法人規模越來越大,其成員構成規模也越來越大,法人內部的特定對象也滿足不特定性要件。所以筆者認為,關鍵問題是行為的性質是否金融業務活動。如果行為屬金融業務活動,而對象又為特定少數人,則可以依刑法的“但書”出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個人或法人吸收公眾存款,另一種是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法人采用違法的方法吸收存款。對于后者,依《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規定 ,金融機構辦理存款業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1、將存款用于賬外經營活動;
2、擅自提高利率或者變相提高利率,吸收存款;
3、明知或者應知是單位資金,而允許以個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
4、擅自開辦新的存款業務種類;
5、吸收存款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客戶范圍、期限和最低限額;
6、違反規定為客戶多頭開立帳戶;
7、違反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存款行為。
其中第1項將帳外資金用于非法拆借、發放貸款時才構成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罪,后幾項行為行政法規中也沒有被規定為犯罪,不宜作為犯罪。所以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法人采用違法的方法吸收存款不構成本罪。只有不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能夠構成本罪。
目前存在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形式很多,如利用非法成立的類似于金融機構的組織吸收存款,典型的包括抬會、地下錢莊、地下投資公司等。一些合法的組織也從事或者變相從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活動,如各類基金會、互助會、儲金會、資金服務部、股金服務部、結算中心、投資公司等。對這些組織上從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以本罪論處。
金融活動表現為資金的流動,因此對金融秩序的擾亂也表現為量化的標準。需要說明的是,“擾亂金融秩序”,既可以作為本罪的社會危害性量化的標尺,同時也是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的性質的說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的本質正是一種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
(三)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也可以構成本罪。
單位指各類非法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基金會、互助會、儲金會、資金服務部、股金服務部、結算中心、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其業務范圍僅限于成員單位的本、外幣存款,不具有對外吸收公眾存款的資質,其從事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達到定罪標準,就構成犯罪。有論者認為具有吸收公眾存款資質的法人,實施的違法吸存行為,情節嚴重的,也能構成本罪,筆者認為值得商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作為行政犯,應當以行政法規作為立法與執法依據,而中國的行政法規僅將這些行為規定為行政違法,所以不能構成犯罪。
(四)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只能是直接故意。但行為人不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非吸是嚴重的擾亂了社會的治安,而且也會使他人的財產受到很嚴重的損害,在處理此罪的時候一般會根據條款來進行處罰,但對于批捕這類的人員,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據來證明案件的實事才可以實施這一行為,所以,不同的案件處理的方法也會不一樣。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對象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08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修建高速鐵路,拆遷紅線是多少米
2020-11-10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非農業戶口如何補償
2020-12-06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如何判斷是否在拆遷紅線范圍內
2020-11-25金灣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開發商的拆遷安置房買賣受不受法律保護
2021-01-17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是給錢還是給房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