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機構作為國家行政單位在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這方面都是實事求是的,一般都是根據現有的材料如實承擔賠付義務的。所以因為工傷保險待遇引發糾紛的大多還是在職工和公司的這一塊,雙方針對某些賠償問題爭執不下。職工在維權的時候,必然就應該要了解一下工傷保險待遇糾紛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一、工傷保險待遇糾紛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勞動仲裁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勞動仲裁受案范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
1、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2、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 (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3、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4、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5、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三、如何處理工傷事故糾紛?
無論用人單位是否為其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只要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首先應按照國務院的相關規定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工傷保險責任的優先適用原則,而對未參加工傷險的企業和用人單位,《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規定,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也必須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工傷職工有權享有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由用人單位支付,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爭議,應當首先向勞動申請仲裁。
申請仲裁不能解決的,受害人可以提出的訴訟請求:
1、請求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法院一般按工傷保險優先適用原則進行判定。
2、請求工傷保險待遇,法院一般以《勞動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為依據,予以判決。
3、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的,應當以民事法律法規為依據作出判決。
因第三人的過失而造成用人單位受雇者受傷亡的情況,受害人主張工傷保險和人身損害賠償的可依據民法和勞動法獲得雙份賠償。
由此可見,工傷保險待遇糾紛訴訟時效勞動仲裁法當中明確規定的是一年,但是我們要注意工傷保險的待遇不能直接走民事訴訟的這一程序,還是應該先通過當地的勞動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的。不過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維權的時候,如果自己的能力和經驗都太差的話,發生糾紛的那一刻開始就要抓緊時間找律師了。
申請工傷認定程序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農民工工傷認定程序怎么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破產工齡還有賠嗎
2021-02-05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勞動合同糾紛管轄法院
2020-11-29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合同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