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檢察院以證據不足不批捕是否可以起訴
檢察院是否提起公訴,取決于具體案情,取決于該案的具體證據。
如果最終通過公安機關的偵查、補充偵查后,檢察院仍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檢察院可以做出不予起訴的決定(疑罪從無)。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一般來說,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說明犯罪嫌疑人有重大的犯罪嫌疑,一般最由法院判決追究刑事責任。
不批準逮捕是指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逮捕人犯,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要求逮捕人犯時,必須報請人民檢察院批準。人民檢察院經審查認為不應逮捕的,依法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立即將被拘留者釋放。如公安機關對不批準逮捕決定持有異議,可以要求復議,意見不被接受時還可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立即復核,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行。
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情形
(1)不符合本法第79條第1款規定的逮捕條件
① 沒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偵查機關查獲的犯罪嫌疑犯罪的證據達不到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程度,或者根本沒有證據,或者雖有證據,但證據不能相互印證,也不能查證屬實,無法得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的唯一結論,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② 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如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或不能辨認自己行為時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等;犯罪嫌疑人的行為雖有社會危害性,但依照刑法規定不認為是犯罪的,如由于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的原因而造成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應負刑事責任;雖有犯罪事實,但不是犯罪嫌疑人所為的,上述四種情形,均屬于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的情形,不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的條件,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不批捕的情況在法律上的有著詳細的規定,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自己需要滿足一定的情況,否則自己的問題處理就會有著較多的爭議,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多加注意,盡量減少自己的權益損失,不過在生活中需要合理的應對,從而確保自己的權益在合理的區間。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行政復議成功多久釋放
2020-11-11告行政機關時行政機關來取證不給要承擔責任嗎
2021-03-10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