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捕之后是不是一定判刑
批捕之后并不一定會判刑,是不是被判刑是有法院來認定,也就是說沒有法院的判決任何機關不能定誰誰有罪,逮捕只是公安機關在偵查案件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手段,但是在我國被逮捕后就失去了人生自由,被關押了起來,如果將來人有釋放了,認為不構成犯罪,那么公安機關和檢察院等于是辦理了錯案,要追究責任的,所以被逮捕后一般情況下都是要被判刑的。建議委托律師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爭取從輕或減輕處罰。
逮捕以后取保候審難度相對加大,但并非不可能,即使公安階段沒有成功,到檢察院起訴科時仍然可以積極爭取取保候審。如果表現良好、后果不嚴重的話,即使未能取保候審,也可以在法院階段努力爭取緩刑。當然,在依法的范圍內,法律上的操作方法,還是講究一定技巧的。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較輕,沒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及其他妨礙訴訟順利進行的,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審時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且沒有逮捕必要時,應當采用取保候審
3、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不宜羈押的,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審
4、依法應當逮捕,但正在懷孕或者哺乳自己嬰兒的。具有此種情形,在逮捕前發現的,就不能決定逮捕;在逮捕后發現的,則應變更強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審方法
5、對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訊問、審查,認為需要逮捕但證據不足的。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缺乏證明其有犯罪事實的足夠證據,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內不能收集到相應證據,而需繼續收集證據的情形。
6、已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偵查、起訴、一審、二審的辦案期限內不能結案,采用取保候審方法沒有社會危險性的。
需要明確的是,批捕是司法審理程序中的一個環節,與判刑之間沒有直接關系,是否需要判刑是根據當事人的犯罪事實進行認定的,如果犯罪事實輕微,那么也可以是不需要被判刑的,但一般情況下被批捕則意味著犯罪事實基本成立,需要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和判罰標準進行司法判罰并執行。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政府法律顧問團成立的議程
2021-03-11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