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權的實施機關具體是什么
逮捕是檢察院批準或決定,法院決定,公安機關執行的,對犯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時間內完全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逮捕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不僅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且逮捕后除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和符合變更強制措施條件的以外,對被逮捕人的羈押期間一般要到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為止。正確、及時地使用逮捕措施,可以發揮其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有效地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串供、毀滅或者偽造證據、自殺、逃跑或繼續犯罪,有助于全面收集證據、查明案情、證實犯罪,保證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逮捕是同犯罪做斗爭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過量適用逮捕,錯捕濫捕,就會傷害無辜,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破壞社會主義法制的尊嚴和權威,損害公安司法機關的威信。因此,必須堅持“少捕”和“慎捕”的刑事政策,切實做到不枉不縱,既不能該捕不捕,也不能以捕代偵,任意逮捕。對無罪而錯捕的,要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對受害人予以賠償。
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
(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逮捕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對于權益的維護需要在合理的區間,但是最為重要的就是有關當事人需要積極的配合有關部門的工作,進而促進自己權益的維護在有效的法律基礎上,不過在生活中可能會有較多的程序操作,給當事人帶來不少的麻煩,希望自己留意。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輕微傷抓人有時間期限嗎
2020-11-15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八點要素告訴你郊區商品房能不能購買
2020-11-14新鴻基9.5億參與舊城改造
2020-12-03房屋拆遷時滅失是否賠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