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批捕案件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公安機關批捕案件存在的問題有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逮捕缺乏監督制約機制。逮捕適用過于廣泛,羈押比率過高。沒有細化的客觀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全憑辦案人主觀判斷,造成適用上的混亂和泛濫。 取保候審與逮捕相脫節,訴訟保障手段不能很好地互相銜接。
二、逮捕案件存在的具體的問題
(一) 檢察機關自偵案件的逮捕缺乏監督制約機制。而我國則是國家工作人員犯罪的自偵案件由檢察機關自偵自捕,缺乏外部的監督程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自偵部還是沿用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一般是掌握一定線索后即訊問犯罪嫌疑人,再以嫌疑人供述的線索獲取其他證據。這種偵查模式很難在短暫的拘留時間內獲得符合逮捕條件的證據,通過逮捕來完成證據的收集成為偵查部門的實際需要。雖然在檢察機關內部自偵部門與負責審查逮捕的偵查監督部門是分開的兩個部門,但兩者都屬于同一個檢察機關,相互之間必然存在配合關系,而且逮捕的最后的決定權由檢察長作出,這就難免出現以捕代偵情況,使逮捕措施失去正當性。?
(二) 逮捕適用過于廣泛,羈押比率過高。沒有細化的客觀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全憑辦案人主觀判斷,造成適用上的混亂和泛濫。由于對不捕后可能發生的犯罪嫌疑人逃跑過于擔心,加上對嫌疑人人身權利的漠視,辦案人員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犯罪嫌疑人往往一捕了之,不論有無實際羈押的必要,導致一些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權利在審判前受到不必要的剝奪。
(三) 取保候審與逮捕相脫節,訴訟保障手段不能很好地互相銜接。
(四) 犯罪嫌疑人對逮捕羈押沒有法定的抗辯權,使其審前的人身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大多數情況下,公安、司法機關不必有充分的理由就可以駁回申請,有的駁回的理由只是辦案人主觀的猜測,沒有實際的根據。而對逮捕措施的濫用,嫌疑人沒有任何救濟的途徑。嫌疑人對自己人身權利的保護完全是被動的。
雖然我國司法體系已經十分完善,但是由于社會變化日益更新,故而我國逮捕等法規范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公安機關的職員不按照既定的規范行動,導致民事主體的權益受到侵害,故而在司法實際中,由于逮捕的因素提出得到國家賠償的案件比較常見。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專利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10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包辦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