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的申請時間是在什么時候?
監視居住分別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并經本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最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嫌疑人的代理律師申請監視居住,應該在嫌疑人被采取強制措施之后,在提起公訴之前。
監視居住分別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決定,并經本機關負責人批準,由公安機關執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辦案部門應當制作《呈請監視居住報告書》,并附有關材料,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呈請監視居住報告書》內容包括:簡要案情及立案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涉嫌犯罪的情況,擬監視居住的理由,擬監視居住的地點,決定監視居住的法律依據等。
二、哪些情況下可以申請監視居住?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按照刑訴法的規定,被監視居住者其人身自由受到嚴格限制。
三、嫌疑人監視居住期間要遵守哪些規定?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6、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綜上所述,刑事案件嫌疑人被辦案機關控制后,如果符合條件,可以申請監視居住,對于嫌疑人來說,比被逮捕要好些。如果是代理律師提出申請,應該把握好時機,在刑拘后盡快準備,一旦被執行逮捕,再去申請就存在難度。在監視居住期間,嫌疑人不得擅自離開。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葬費可以立遺囑嗎
2020-11-15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什么財產既可以抵押又可以質押
2021-03-21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土地轉讓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