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合哪些條件會被逮捕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批準逮捕決定只有一次執行效力嗎
司法實踐中有這類情況:某犯罪嫌疑人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公安機關執行后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檢察機關認為變更強制措施不當提出糾正意見,或者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期間違反規定應當撤銷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予以逮捕。有的公安機關根據原批準逮捕決定又直接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收監執行。筆者認為,這種做法不妥,批準逮捕決定只有一次執行效力。其理由是:
1.《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零四條第三款明確規定,“逮捕后公安機關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又發現需要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重新辦理逮捕手續”。這里雖然只提到檢察機關應重新辦理逮捕手續,但實際上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是以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為前提的,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由公安機關重新將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在檢察機關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后由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2.根據原批準逮捕決定又直接對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侵犯了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逮捕是公安機關為了保障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羈押,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嚴格的條件和程序。原批準逮捕時的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訴訟的進展可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確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時,必須根據當時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犯罪的事實及人身危險程度來確定,在對原批準逮捕決定執行后變更強制措施,又認為應當逮捕的,理應重新提請檢察機關審查,由檢察機關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并送公安機關執行。因此,重新辦理逮捕手續并不是在重復勞動,不是多余的。
3.原批準逮捕決定實際上已經失去法律效力,不得據此再次執行逮捕。公安機關執行逮捕后改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原逮捕的強制措施已被新的強制措施所代替,對犯罪嫌疑人不能再次適用。此外,逮捕作為一種保障刑事訴訟正常進行的強制措施,不是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法律上的評價處理,也沒有決定犯罪嫌疑人實體權利的內容,更沒有終結刑事訴訟的效力,所以,重新辦理逮捕手續并不違背“禁止雙重危險”規則或“一事不再理”原則。
在刑事強制措施中,逮捕可以說是強度最大的。而對于采取逮捕措施的條件要求,也是十分的嚴格。同時對于批準逮捕的決定權,法律規定是在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受理,而公安機關只有執行權,并無決定權。至于簽發逮捕令,一般是由公安機關的負責人來簽發。
檢察院批準逮捕后需要換押嗎
批準逮捕延期的條件有哪些?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包與分包有哪些區別
2020-11-22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定金和訂金區別,哪個可以退
2021-01-28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