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管理處罰法口頭傳喚的規定是什么?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二、我國治安拘留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性
行政拘留限制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人身自由權四憲法所規定的一種基本權利。但是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針對行政拘留并沒有什么特殊性,該法將行政拘留與警告、罰款、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等并列,在適用程序等方面亦沒有明顯的區別。
(二)缺乏聽證程序
既然行政拘留涉及的是公民基本權利自由權的處分,那么在適用行政拘留的過程中應該尤其謹慎,并且給予公民充分的程序性救濟權利,如可以賦予行政相對人要求進行聽證的權利。聽證也稱聽取意見,指行政機關在做出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決定時,應聽取相對人的意見。聽證已成為當今世界各法制國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項共同的、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制度。聽證制度的發展順應了現代社會立法、執法的民主化趨勢,也體現了政府管理方式的不斷進步。聽證體現了是國家對公民意見的尊重,是一種符合憲政思想的制度設計。
我國并不是沒有聽證制度。我國《行政處罰法》第42條對聽證程序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其中第3至第7款規定:聽證公開進行;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
(三)缺乏制約機制
分權與制約,是憲政的精髓。在我國憲政體制中,雖然也強調分權與制約,但是有的國家機關享有的權力過大,其他國家機關也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制約。在公檢法組成的政法系統中,顯然公安機關的權限是最大的,法院、檢察院對其形成的制約相當有限。這一點在行政拘留中也有所反映。
法律上對治安違法案件的口頭傳喚的規定也比較簡單,畢竟作為工作人員來講,很多時候現場發現這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后總不能坐視不管,回過頭再去辦理傳喚證件。在工作人員出示了工作證件之后,如果對方拒絕接受口頭傳喚,工作人員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口頭傳喚規定
強制傳喚的條件有哪些?
傳喚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在社會上轉讓股權是否屬于發行行為表現形式
2021-02-06政府征地程序有哪些
2021-01-26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聯營企業適用破產法嗎
2021-01-25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存款證明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19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