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管理處罰法口頭傳喚的規定是什么?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二、我國治安拘留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了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性
行政拘留限制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人身自由權四憲法所規定的一種基本權利。但是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針對行政拘留并沒有什么特殊性,該法將行政拘留與警告、罰款、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等并列,在適用程序等方面亦沒有明顯的區別。
(二)缺乏聽證程序
既然行政拘留涉及的是公民基本權利自由權的處分,那么在適用行政拘留的過程中應該尤其謹慎,并且給予公民充分的程序性救濟權利,如可以賦予行政相對人要求進行聽證的權利。聽證也稱聽取意見,指行政機關在做出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決定時,應聽取相對人的意見。聽證已成為當今世界各法制國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項共同的、同時也是極其重要的制度。聽證制度的發展順應了現代社會立法、執法的民主化趨勢,也體現了政府管理方式的不斷進步。聽證體現了是國家對公民意見的尊重,是一種符合憲政思想的制度設計。
我國并不是沒有聽證制度。我國《行政處罰法》第42條對聽證程序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其中第3至第7款規定:聽證公開進行;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
(三)缺乏制約機制
分權與制約,是憲政的精髓。在我國憲政體制中,雖然也強調分權與制約,但是有的國家機關享有的權力過大,其他國家機關也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制約。在公檢法組成的政法系統中,顯然公安機關的權限是最大的,法院、檢察院對其形成的制約相當有限。這一點在行政拘留中也有所反映。
法律上對治安違法案件的口頭傳喚的規定也比較簡單,畢竟作為工作人員來講,很多時候現場發現這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后總不能坐視不管,回過頭再去辦理傳喚證件。在工作人員出示了工作證件之后,如果對方拒絕接受口頭傳喚,工作人員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口頭傳喚規定
強制傳喚的條件有哪些?
傳喚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法院訴訟離婚程序
2021-02-16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