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仲裁是否會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不會,按照相關的案件進行辦理的。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勞動合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動爭議。而勞動爭議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事項。只能去找勞動局的仲裁委。可以找些證據證明勞動者與用人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然后,到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支付二倍工資。
二、勞動仲裁法:
適用范圍
依據勞動仲裁法第二條規(guī)定,勞動關系適用于以下勞動糾紛: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仲裁時效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有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四、申請勞動仲裁要注意什么?
1、不要超過時效
當雙方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fā)生爭議,應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在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提出申請。勞動者在與原單位結束勞動關系時,要注意自己的權益是否受損,諸如工資、加班費的支付和社保費的繳納是否有漏繳現象。如果發(fā)現有問題,就應及時通過有效途徑解決,一旦超過時效,就無法使自己的主張得到支持。
2、不要口說無憑
廣大勞動者平時要增強證據意識,盡可能保留自己在單位期間的有關證據,比如:工資條、工資單等等。一旦勞動權益受到損害,這些證據都能助你一臂之力。
3、不要告錯地方
屬于勞動法的調整范圍是: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的勞動者。
勞動者在勞動糾紛過程中,可以向相關的勞動機關申請相關的勞動仲裁。但這類勞動仲裁后可以不用解除相關的勞動合同,相關的勞動雙方需要按照我國的法律進行辦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才可以解除相關的勞動合同,進行相關的辦理。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臨時工解除勞動合同
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發(fā)生海難事故怎樣才能減少海洋污染范圍
2021-02-10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城鎮(zhèn)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3-11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