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有批捕證就判刑嗎?
有批捕證也不一定會判刑,是不是被判刑是有法院來認定,也就是說沒有法院的判決任何機關不能定誰誰有罪,逮捕只是公安機關在偵查案件過程中采取的一種手段,但是在我國被逮捕后就失去了人生自由,被關押了起來,如果將來人有釋放了,認為不構成犯罪,那么公安機關和檢察院等于是辦理了錯案,要追究責任的,所以被逮捕后一般情況下都是要被判刑的。建議委托律師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爭取從輕或減輕處罰。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法院和檢察院之間的工作雖然有牽制,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獨立的,意思就是法院的審理工作不取決于人民檢察院的態度,不能說人民檢察院認為有罪,法院在審理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按照檢察院的意思進行了。被批捕了的情況下,辯護人依然可以做無罪辯護的。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被檢察院批捕是抓人嗎?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人身傷亡的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1-09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