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拘留后的結果是什么
對于被刑事拘留人,公安機關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不應當被拘留的,簽發《釋放通知書》,看守所憑《釋放通知書》發給被拘留人《釋放證明書》,將其立即釋放。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案件情況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1、需要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
2、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依法辦理或者手續后,直接向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
3、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清犯罪事實的,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后,繼續偵查;
4、撤消案件的,釋放被拘留人,發給釋放證明。
二、刑事拘留能拘留多少天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3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
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所謂特殊情況指案件比較復雜,或者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3日以內難以報請批捕的。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此類案件的顯然在3日或者7日之內難以查明,因此法律規定可以延長至30日,以適應打擊刑事犯罪的需要。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7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將在押人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 審或者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 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對其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10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1日至4日。對于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綜上所述,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與民事拘留、司法拘留的期限有非常大的差別。
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法律中規定最長不能超過37日,而實踐中我們也要正確的將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區分開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如何通過公司章程限制股權轉讓
2021-01-19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