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需要的是得到更多的保護,那么對于未成年犯的一個故意傷害罪來說,考慮到的因素會是有哪些呢?需要特別注意的量刑標準是如何的呢?下文將會詳細分析,律霸小編希望下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未成年犯,是指被告人實施被指控的犯罪時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二被告人在實施犯罪時均未滿18周歲,應屬未成年犯。我國《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第234條明文規定了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其中,對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規定“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據以上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不論情節輕重與否,被告人若不具備法定的減輕處罰的情節則必須在十年以上量刑,直至判處死刑。
我國《刑法》第17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對二被告人均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只能從法定的年齡上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近年來,全國各地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不斷上升,有許多未成年人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對法定界限不明確,誤認為未成年人犯罪一律可免予刑事處罰,入獄判刑后才悔恨自己不懂法。
對于一些不算特別嚴重的犯罪,我國法律規定只有已滿16周歲的人才能構成犯罪,而對于那些嚴重的暴力性犯罪,法律規定只要行為人已滿14周歲就能構成該罪的主體。同時,及時未成年人犯罪,對其的處罰也是比成年人輕的,知識不會對未成年人適用死刑。
故意傷害罪判刑多少年 ?
故意傷害罪可以取保候審嗎 ?
如何構成故意傷害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律師可以不收代理費嗎
2020-12-16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