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有出現人身傷害的情形。法律上將職工履行職務遭受的傷害認定為工傷。在發生工傷后需要進行鑒定,確定工傷的等級。在實務中,勞動者進行工傷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律霸小編在下文為您解答。
工傷鑒定流程有哪些?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工傷鑒定是進行工傷賠償的必經階段。在進行工傷傷殘等級鑒定后才能確定賠償的標準和數額。在進行工傷鑒定時,需要鑒定者提供相應的材料以及證明文件。如果你不清楚工傷鑒定的需要哪些材料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
工傷鑒定機構有哪些?
工傷鑒定流程怎么走
工傷鑒定怎么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3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棚戶區拆遷補償和正常房屋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15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離婚未分割房屋上訴期間獲拆遷補償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