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也就是犯罪嫌疑人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不過,并不是說犯罪嫌疑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投案就會被認定為自首。比如,犯罪嫌疑人在追捕過程中投案是自首嗎?我國刑法鼓勵犯罪嫌疑人自首,那如果是在犯罪后自首能減刑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追捕過程中投案是自首嗎
自首是犯罪分子在犯罪后, 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并自愿認罪服法的行為。構成自首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犯罪分子必須自動投案;
2、必須是犯罪人自動交待自己的罪行;
3、必須是自愿認罪服法。對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從輕或減輕處罰。
犯罪嫌疑人雖實施犯罪行為后出逃,但在有關機關追捕未獲的情況下自動投案,并如實陳述罪行,且沒有再次逃避司法機關偵查、預審和審判的行為,說明他已認罪悔罪,愿意接受懲處,也意味著他終止了因自己犯罪行為而造成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自行減少了社會危害性,可以被認定為自首,司法機關可給予減輕或從輕處罰的決定。
二、犯罪后自首能減刑嗎?
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根據上面的規定,也就說在我國自首不一定能得到減刑。
法律對此的描述是“可以”,對于犯罪情節嚴重的,引起社會強烈的犯罪分子,法院主要是根據犯罪事實進行審判。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
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
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而減刑則是在罪犯服刑期間,兩種其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只不過要是能夠認定罪犯存在自首情節的話,那一般在量刑處罰的時候,法院會從輕或減輕進行處罰,但與之后的減刑沒有什么關聯。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是怎樣的
無期徒刑減刑規定是怎樣的?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利質押及其規定
2020-12-16醫療事故索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1-01-16原始股和干股有哪些不同
2020-12-08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