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法明文規定,當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因公受傷,單位應當給予相應的賠償,這是勞動法給勞動者的一種保障。但是也有很多人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及時行使這個權利,導致過了時效而不能再申請工傷鑒定。那么,員工申請工傷鑒定時效是多久呢?
員工申請工傷認定是工傷維權的第一步,是依據《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以及地方立法,由工傷職工、職工近親屬或用人單位,在規定的工傷認定的時效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申請,對職工受傷或死亡作出是否為工傷的行為。
一、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是發生工傷后,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可以在一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二、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主要是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遞交申請工傷認定的資料的過程。申請工傷認定,一般需要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關系證明和診斷證明,實踐操作過程中,部分地區要求必須提交證人證言,張士謙律師認為是違法的,具體見《申請工傷認定不必提交證人證言》一文。
申請工傷認定后,符合申請條件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應當受理,向用人單位送達舉證通知書,進行調查,并在60天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可以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對依據《職業病防治法》作出職業病診斷或鑒定的,可以不經過調查,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
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后60日內向人民政府或上一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復議,或3個月內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綜上所述,員工想要向單位申請賠償,就應該在申請工傷鑒定時效內及時向專門的機構申請,否則就“過時不候”了,這個時候若你要還想申請工傷鑒定,就已經太晚了,因為沒有工傷鑒定書,此時單位就有合理的理由拒絕你了。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多少?
什么是訴訟時效中斷?
合同解除權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