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是受社會保護的群體,不過正因如此,也會有許多未成年不珍惜自己的權益,火氣大也容易沖動,從而導致了嚴重的后果。每年,未成年犯罪的行為也在不斷的增加,我們都應該有正當的意識,時刻宣傳著,降低這類事情的發生率。下面,小編帶你們了解未成年重傷害量刑標準的相關規定。
未成年重傷害量刑標準的相關規定
只要鑒定結果為輕傷以上(包括輕傷)的故意傷害,都可以立案。但未成年人只需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負刑事責任,即故意傷害造成了重傷或死亡的結果了,未成年人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侵犯他人的健康權的行為,要承擔故意傷害罪的法律責任。在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案件中,只要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即可,傷害的動機對定罪沒有絕對意義。傷害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于傷害的程度和結果。如果傷害行為只是造成他人皮下瘀血或軟組織挫傷等輕微傷害,行為人只是承擔一般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傷害結果可以分為輕傷、重傷和傷害致死。輕傷是指根據司法部《人體輕傷鑒定標準》的規定而達到對人體一定程度的傷害。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是重傷: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使人喪失聽覺、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傷害致人死亡是指傷害行為和他人死亡之間有內在的引起和被引起關系,傷害行為出現了行為人意想不到的死亡結果。傷害的程度主要是指傷害當時的情況,同時參考被害人的恢復結果。傷害的三種不同結果,決定了傷害行為構成犯罪的不同條件。在輕傷的情況下,法律要求行為人達到十六周歲才構成犯罪;而重傷和傷害致死,行為人年滿十四周歲就可以構成犯罪。由于傷害結果的不同,同是故意傷害罪,刑事責任卻有很大的區別。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的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廢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傷害行為的犯罪分子除了要承擔刑事責任以外,還要承擔經濟賠償責任。他應當賠償被害人的醫藥費、搶救費、住院費、誤工費、營養費等多種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還包括安葬費、被害人生前撫養人的撫養費等。
綜上所述,通過了解了未成年重傷害量刑標準,對那些犯了較嚴重的傷害罪的未成年,只要年滿了14周歲就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情況較嚴重的話,也是免不了死刑的處罰。許多未成年就是對法律意義的缺失,才導致了走向犯罪的道路,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宣傳,號召。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2020未成年人保護法全文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集資房什么時候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
2021-02-07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保險公司敗訴承擔訴訟費是否合法
2020-12-14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