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在故意傷害他人人身的情況下,必須要造成輕傷及其以上的損害程度,那么才會按照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也就是說要是僅僅造成了輕微傷,就不能認定為此罪。但針對不同的損害情況,作出的的處罰不一樣。下文中律霸小編帶來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重傷的內容,幫助你進行了解。
一、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重傷
1、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可以根據下列不同情形在相應的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
以特別殘忍手段故意傷害致一人重傷,造成六級嚴重殘疾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故意傷害致一人死亡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依法應當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除外。
2、在量刑起點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傷亡后果、傷殘等級、手段的殘忍程度等其他影響犯罪構成的犯罪事實增加刑罰量,確定基準刑。
3、雇傭他人實施傷害行為的,可以增加基準刑的20%以下。
4、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
⑴因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
⑵因被害人的過錯引發犯罪或對矛盾激化引發犯罪負有責任的;
⑶犯罪后積極搶救被害人的。
二、有自首情節要判多久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規定,自首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刑法》第67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處死刑的可能。如果對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過于普遍地從寬處罰會產生弊病,與預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對社會危害大的罪名。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故意傷害構成犯罪的,此時承擔的不僅僅是刑事責任,還需要對受害人遭受到的損害作出民事賠償。而實踐中,積極賠償受害人及其家屬的,那法官在量刑處罰的時候會充分考慮,有可能對罪犯從輕或減輕進行處罰。至于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重傷,上文中已經作出了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一般在哪里做
2021-02-01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批準機構
2021-01-30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