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對未成年犯刑事責任的規定集中體現在刑法典第17條和第49條的規定之中,這些規定相互配合,有機地構成了我國未成年犯刑事責任追究的法律機制。根據刑法第17條和第49條的規定,要是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判死刑?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相關知識,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了解。
一、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判死刑
考慮到未成年人由其生理和心理特點所決定,既有容易被影響被引誘走上犯罪道路的一面,又有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的一面,因此從我國適用刑罰的根本目的出發并針對未成年違法犯罪人的特點,我國刑法在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處理上,還有以下兩條重要而特殊的處理原則:
1、從寬處罰的原則。即對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就是說,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是一個法定的必須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減輕的幅度,則由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案件確定。
2、不適用死刑的原則。刑法典第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這里所說的“不適用死刑”是指不允許判處死刑,不是說“不執行死刑”,也不是說等滿18周歲再判決、執行死刑,這是個原則要求。
因此,未成年人不會判死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會適用死刑嗎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根據上述規定,未成年人犯罪,不論是哪種罪行,也不論犯罪情節是否惡劣,都不適用死刑。
根據刑法的規定,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即使是因為刑事責任年齡的原因不受處罰,也可能會由政府收容教養,這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是有重大影響的。另外在需要對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一般也是會從輕或減輕處罰,同時還要注意,此時是不可以對未成年人判處死刑的。
死刑緩期2年執行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最高法關于死刑判決的標準有什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行政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9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合同詐騙與合同糾紛有沒有區別
2021-02-09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