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工傷鑒定過后拿到的賠償分兩部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當事人提交資料,業務部門審核之后,提交財務部門,是按月劃撥的,自提交資料之日起一般60日內支付到位;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鑒定結論作出之后,即可以進行結算。
二、工傷傷殘鑒定的最佳時間
職工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仍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傷殘鑒定,一般而言,傷殘等級鑒定是在工傷醫療期滿時進行,但是如果醫療期尚未滿,但是工傷職工的病情屬于相對穩定階段,也可以進行傷殘等級鑒定。工傷對人體致殘的情況和結局千差萬別,由于傷殘性質、健康恢復狀況、單位和個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對不同的個人、不同的傷殘確定的醫療期限不一樣,因此進行鑒定的最佳時間也不盡一樣,在此不可能具體地一一作出介紹,只能對各種致殘情況分門別類的作一個大致的介紹,在實務中,還需依照個人實際情況作出具體的判斷。
各種致殘情況大致分為三類:器官損傷、功能障礙、職業病損傷。
(1)器官損傷。器官損傷是工傷造成某人體器官肢體的直接損傷或者缺失,如手被機器絞斷等,另外,由于器官功能嚴重衰竭、肢體嚴重損傷、感染而采取的器官切除和截肢手術也可以包括在器官損傷中。雖然器官的損傷缺失較為直觀和具體,評定分級也有嚴格清晰的限定,在損傷發生或者器官切除、修補時就可以決定傷殘等級,但是,對器官損傷的鑒定要等到臨床手術后修復創傷、傷口愈合以后進行,一旦臨床上治愈或好轉(主要指傷口愈合),就可以進行傷殘等級鑒定。
(2)功能障礙。《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在總則部分規定:“對功能障礙的判定,應以評定傷殘等級技術鑒定時的醫療檢查結果為依據”。
(3)職業病損傷。同意外事故造成的工傷致殘不一樣,職業病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內科傷害,而且病情可能在不同時間有變化,很難有準確的醫療終止期,所以,職業病沒有一個最佳的評定時間,只有一個相對的評定時間,而且進行傷殘評定之后不像意外事故造成的工傷評定那樣基本穩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對此有如下規定:“本標準所列各類血液病,內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及慢性中毒性肝病等,病情常有變化,對已進行過評殘,經繼續治療后殘情發生變化者應按國家社會保險法規的要求,對殘情重新進行評級。”“鑒于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一般不存在醫療終結問題,所以在執行此標準時,應每l一2年鑒定一次,故鑒定結果的有效期為1—2年。”
三、拿到工傷鑒定結果后需要做什么
1、是看鑒定的級別有沒有問題,你要是對鑒定結論(級別)不服或有疑義,可以在受到鑒定結論15日內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結論申請。
2、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工傷賠償包括:醫療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伙食補助、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和醫療補助金,等等。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3、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
4、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5、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
勞動者在拿到工傷鑒定結果后,根據鑒定結果是幾級來定相應的賠償金額。一般由社保機構經手的社會工傷保險,在勞動者提交資料審核通過后60天左右就能開始按月拿到賠償款,由單位支付的部分結果出來后就可以支付,至于什么時間支付并沒有固定的規定,不過當然是越早越好。
工傷鑒定的材料有哪些?
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怎么申請工傷鑒定,申請工傷勞動能力鑒定需要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工傷待遇報銷是否都支付給個人
2021-03-07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