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是指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暫不執行所判刑罰。大家經常在日常生活、電視電影中看到或聽到有關緩刑的情節,那么,我國關于緩刑制度到底是如何規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對我國緩刑制度的思考整理合集。
一、緩刑制度概述
緩刑制度,各國有著不同的定義。在日本,緩刑是指宣告刑罰之際,根據情況沒有必要現實地執行刑罰的場合,一定期間內暫緩執行,暫緩執行期間沒有事故發生,刑罰權消滅的制度;在意大利,緩刑是指根據法官的命令被判處的刑罰在一定的期限(考驗期)內暫不執行,在規定的期限內,如果被判刑人沒有犯重罪或同一性質的輕罪,履行了遵守的義務,犯罪則消失。我國刑法規定,緩刑是指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其刑罰的執行,如果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沒有再犯新罪或者被發現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也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或者違反人民法院判決中的禁止令、情節嚴重的行為,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
二、我國緩刑制度的現狀
我國現行刑法第72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1、犯罪情節較輕;
2、有悔罪表現;
3、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4、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從規定的內容來看,我國緩刑的適用范圍是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說明了我國的緩刑在適用上僅僅局限于所犯罪行比較輕的犯罪分子,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這三類所犯罪行比較輕的犯罪分子,應當宣告緩刑,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官是否適用緩刑自由裁量權的限制。緩刑在我國適用范圍廣,適用量大。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緩刑制度仍存在諸多缺陷。
(一)緩刑適用條件過于抽象,法官自由裁量權過大
根據刑法規定,犯罪分子是否有再犯罪的危險和對所居住社區重大不良影響成為適用緩刑與否的關鍵性要素,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較輕和有悔罪表現也是適用緩刑的必備條件。在認定犯罪情節較輕、悔罪表現、再犯罪的危險和對所居住社區重大不良影響上我國現行法律沒有統一的標準,呈現出緩刑適用條件認定可操作性差的特點。司法實踐中,判斷“悔罪表現”的標準主要根據被告人認罪和悔罪情況。認定犯罪分子的再犯罪的危險和對所居住社區重大不良影響,我國法律上也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內容和統一的尺度。《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上雖然規定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可以進行社區影響調查評估,但并未做強制性規定。在對被告人是否適用緩刑上,法官對之可操作彈性很大,容易導致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二)緩刑監管制度不夠完善,考驗期間脫漏管比例高
我國刑法規定,緩刑犯在考驗期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確定了由司法所承擔社區矯正日常工作。然而,社區矯正工作中因法律文書沒有及時送達司法行政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沒有認真落實有關監督管理規定造成緩刑罪犯脫、漏管的情形大量存在,導致緩刑期考驗流于形式。以安徽省某縣為例,2013年上半年全縣共有社區矯正人員419名,其中緩刑罪犯312名,在監外執行檢察中就發現有98名緩刑社區矯正人員處于不同程度的脫、漏管狀態。
(三)緩刑撤銷制度存在缺陷,緩刑罪犯權益易被侵犯
緩刑撤銷是緩刑適用的消極的法律后果,在社區矯正過程中規定應當撤銷緩刑的幾種情形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緩刑犯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殊情況,其權益比一般公民更容易受到侵害,在“罪有應得”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侵權者往往堂而皇之,而緩刑犯因害怕社區矯正期內撤銷緩刑,大多選擇忍氣吞聲,不敢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對完善我國緩刑制度的思考
(一)確立審判前社區影響調查評估強制制度
1、社區影響調查評估應是緩刑適用的前提條件。緩刑以犯罪人“不致再危害社會”為實質條件,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法官對犯罪人是否具有社會危害程度的一種主觀推測。在我國,法官僅根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來判斷犯罪人是否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對犯罪人的社區影響調查評估,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和把握犯罪人的日常表現,評估其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提高預測的科學性,若犯罪人在社區影響調查評估中具有強烈的群眾影響就不能適用緩刑。
2、社區影響評估調查應該細化檢察機關的監督。《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確定了司法行政機關為社區影響評估調查的主體,對于調查方法,目前法律沒有統一規定。部分地方結合自身的實際,出臺有工作辦法,如安徽省四部門于2012年4月下發《關于適用社區矯正社區影響評估暫行辦法》、四川省四部門于2012年9月下發《四川省社區矯正社會調查評估辦法》、吉林省四部門于2012年11月下發《關于對擬適用社區矯正的被告人、罪犯社區影響調查評估的暫行辦法》等等,辦法中無一例外都規定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影響評估調查進行法律監督,但對如何進行監督,并沒有詳細規定。筆者認為,在社區影響評估中建立檢察官參與機制,評估過程應當主動邀請檢察官參與并發表檢察建議,讓檢察機關能實時監督司法行政機關社區影響評估調查的整個過程,最大程度的保證調查評估的客觀性、真實性。
3、社區影響調查的內容應當廣泛。緩刑的適用前提是犯罪人“不致再危害社會”,所以,社區影響評估調查的內容應當圍繞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也即社會危害程度來設定。社區影響評估調查一般應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1)犯罪人的個人情況,包括犯罪人的教育程度、經濟條件、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情況。
(2)犯罪人的社會關系情況,包括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日常表現、職業經歷等情況。
(3)犯罪人的心理與精神狀態情況,利用科學方法測量犯罪人的心理,評估應當由心理學方面專家進行。
(4)評估調查結果公開情況,社區影響評估調查的內容應向公訴人、辯護人和法官公開,評估的結果應該向接受矯正的社區公示。在判決書中,法官也可有選擇地把調查報告中的內容引入其中,增強判決書的說服力。
(二)健全交付執行相互協調機制,提升社區矯正改造質量
1、完善文書送達機制。我國社會人口流動非常頻繁,農村的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做生意,還有一些居民去外地投資、做生意,人戶分離、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是常見現象。法院在送達執行文書之前,應當確定緩刑的執行地點,并將此情況記錄在案由緩刑犯簽字確認。在確定執行文書送達地的基礎上,還應將協助執行文書送達非執行地的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執行機關,將這些機關作為協助執行機關,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加強對緩刑犯的考察和幫教。
2、完善交付執行配合機制。一審法院在宣告緩刑判決之后,由于判決要過上訴期才能發生法律效力,此時被宣告的罪犯正處于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過程,由公安機關執行。判決生效后,社區矯正機關在接收緩刑犯的報到時應向法院和公安機關告知,做好交付執行工作。社區矯正機關還應及時將緩刑判決信息和緩刑犯的權利義務向緩刑犯所在單位和基層組織進行通告,并對接收矯正的社區公眾進行公告,發動社會力量對緩刑犯進行矯正和幫教。
(三)完善緩刑撤銷程序,建立緩刑撤銷聽證制度
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保障。在有關緩刑撤銷的問題上,也應當注意程序方面的規定,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中,只有《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二十五條有緩刑撤銷程序方面的規定:緩刑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1、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2、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3、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這種籠統的規定使得在緩刑撤銷問題上缺乏正當合法的法律程序,對緩刑撤銷活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難免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在被緩刑人因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而被撤銷緩刑的情況下,設置一個聽證程序來辨清是否確實已經達到了情節嚴重的程度顯得尤為重要。
聽證來源于英美,是符合正當程序的要求,即權力的行使必須合法、公正,對公民權利的限制和剝奪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我國緩刑的社區矯正機關是司法行政機關,因而在將司法行政機關的緩刑撤銷建議轉變成法院裁定的過程中,顯然不應當由司法行政機關一家說了算,而應當給被緩刑人充分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的機會,以增強法院撤銷緩刑決定的正確性。筆者建議,法院在建立緩刑撤銷聽證程序上可以設定為: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社區矯正期間因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需撤銷緩刑的,由擬撤銷緩刑的法院舉行有司法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和被緩刑人參加的聽證會,聽取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和被緩刑人的申辯,在此基礎上做出是否撤銷緩刑的裁定。
我國的緩刑制度是刑罰暫緩執行制,這在世界各國中是比較普遍使用的制度。1979年我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首次確認了緩刑制度,同時,我國的緩刑制度在后來不斷完善。雖然緩刑制度仍然有許多值得進步的地方,但是我們相信在未來發展中,緩刑制度會繼續完善發展的。
數罪并罰可以判緩刑嗎?
有期徒刑緩刑是否開除公職
無期徒刑有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代寫遺囑有效條件有什么規定
2021-02-27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