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法治社會中對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著較強的法律保護意識,犯罪者即使觸犯了法律。我國的政府也給與一定政策,為了他們更好地走入社會,積極向上的進行生活。那經濟犯減刑新規定都有哪些具體規定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進行詳細的回答。
一、濟犯罪只要符合減刑和假釋的條件就可以減刑或假釋。根據《刑法》第條,適用條件與限度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二、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后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根據《刑法》第條,適用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主要還是看服刑人員在監獄中的表現和自身的相關改造成果。對于積極改造防止他人犯罪和在日常生活中舍己為人救死扶傷的主觀類的改造人員,還有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發明創造的犯人。我國都會在刑期上進行相應的減免,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信用證詐騙罪減刑有什么條件
死緩減刑最低多少年,法律要求有哪些
有刑事諒解書可以減刑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理解要約生效
2021-01-14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租房合同最長多少年
2021-03-22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對拆遷補償方案有意見可以提嗎,不采納怎么辦
2021-03-19征地和房屋拆遷按國家正規標準賠償是多少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