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交通肇事,交通肇事的行為可以說行為人是屬于過失行為的,因為過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才會有想要躲避法律責任而產生逃避的行為,主觀上是過失的,在刑法裁量上也是可以作為一個情節使用的。那么關于交通肇事罪逃逸緩刑規定是怎么樣的?
一、交通肇事罪逃逸緩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法釋〔2000〕33號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發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事故是社會的不幸。如果各方協力,措施得當,可以盡可能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交通肇事逃逸,使傷者失去了最好的搶救時機,警方偵查案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肇事者將面臨十分嚴厲的懲罰,這一切使得交通事故導致的某些社會成本成倍地增加。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目前已經成為全國公安機關經常需要面對的難題,肇事逃逸者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肇事逃逸的司機主要有下列心理...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對于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逃逸”在行為人的主、客觀上無非是正常行駛行為的繼續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處于孤立無援的危險狀態,由于這種狀態是由肇事人的交通違法行為造成的,所以產生了肇事人及時消除這種危險狀態的法律義務。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義務,事實上形成了新的違法行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
從行政責任講,《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該規定是對交通事故逃逸人員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將被吊銷駕照且終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論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其次談談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對于“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應不應該適用緩刑呢?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司法實踐中,許多司法工作人員認為,雖然交通肇事行為人逃逸的社會危害性較大,但畢竟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只要行為人能夠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就可以對其適用緩刑,并且司法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筆者認為,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被告人不宜適用緩刑。
緩刑是指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再犯新罪,也沒有發現漏罪以及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
交通肇事罪逃逸緩刑的規定內容是怎么樣的?關于交通肇事,就是肇事方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并且有受害人產生,行為人一般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從而逃離現場,或者是將受害人藏匿起來之后走掉導致受害人因為不可以及時救治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認定
2020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行政處罰一般程序多長時間辦結
2021-01-15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