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已過保質期還能申訴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品過了質保期后出現質量問題的,一般是不能再申訴的,但如果商品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即使過了質保期,也能投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二條?由于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產品缺陷的分類
1、警示缺陷,是指由于生產者或銷售者沒有對如何使用產品以及避免危險發生提供使用說明、警示說明,從而導致產品存在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例如童車使用說明書未標明兒童需在家長看護下使用。
2、設計缺陷主要是指生產者由于思慮不周、沒有預想到本能通過合理設計避免的危險或者選擇設計方案時的利益偏重,從而使產品因設計因素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3、制造缺陷,是指產品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不合理危險,包括原材料不合格、產品裝配不嚴謹、不合理等等。
4、跟蹤現察缺陷,是指在發展風險中,生產者將新產品投放市場后,違反對新產品應當盡到的跟蹤觀察義務,致使該產品造成使用人的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的不合理危險。《侵權責任法》第46條規定的“產品投入流通后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采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就是跟蹤觀察缺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品過了質保期后出現質量問題的,一般是不能再申訴的,但如果商品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即使過了質保期,也能投訴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返還草原的補償款是侵權糾紛嗎
2021-01-31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倉單質押融資基本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19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業務員已死 保險公司卻要他退保
2020-11-19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