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已過保質期還能申訴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品過了質保期后出現質量問題的,一般是不能再申訴的,但如果商品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即使過了質保期,也能投訴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二條?由于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于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于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產品缺陷的分類
1、警示缺陷,是指由于生產者或銷售者沒有對如何使用產品以及避免危險發生提供使用說明、警示說明,從而導致產品存在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例如童車使用說明書未標明兒童需在家長看護下使用。
2、設計缺陷主要是指生產者由于思慮不周、沒有預想到本能通過合理設計避免的危險或者選擇設計方案時的利益偏重,從而使產品因設計因素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
3、制造缺陷,是指產品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不合理危險,包括原材料不合格、產品裝配不嚴謹、不合理等等。
4、跟蹤現察缺陷,是指在發展風險中,生產者將新產品投放市場后,違反對新產品應當盡到的跟蹤觀察義務,致使該產品造成使用人的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的不合理危險。《侵權責任法》第46條規定的“產品投入流通后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采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就是跟蹤觀察缺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商品過了質保期后出現質量問題的,一般是不能再申訴的,但如果商品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即使過了質保期,也能投訴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失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