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靜5歲時被診斷為先天性脊柱側彎,于1993年入被告醫院進行治療,同年10月接受第一次矯正手術,效果不佳。1994年11月被告為原告行“哈氏杠”植入矯正術。幾個月后,因“哈氏杠”脫鉤,被告再次為原告手術重新植入。1998年3月5日,原告因背部劇痛到被告醫院接受檢查,經診斷為“術后斷杠”,于1998年3月至5月.先后做了三次大手術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最后一次手術為“前路松動手術”。
在第一次接受“哈氏杠”植入矯正術時,醫院與病人家屬簽署了手術同意書,手術同意書中提到可能發生“脫鉤”和“斷杠”等并發癥。醫院收取病人各種費用共計3800元,醫生私自向病人家屬收取材料費300元,但未開具收據。
在斷杠取出手術時,取出的斷杠被醫生拿走,病人家屬索要時,醫生說已經丟掉了。
原告于1998年7月21日向北京市西城區法院提起訴訟,以被告為原告植入體內的“哈氏杠”因產品質量責任給原告造成傷害,要求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52173元,并承擔訴訟費和原告繼續治療所需的醫療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在一審中,原告因斷杠在被告手中而不能舉證。被告則以“病人在48小時內未提出索要(斷杠),院方可以自由處理這類證據”、“國內外已經有100多例斷杠發生,因此斷杠是合理的并發癥”以及術前手術同意書已經告知“脫鉤”“斷杠”是并發癥,推卸自己的責任。
北京市西城區法院經審理,于1998年11月13日,以“原告在被告告知其術后可能會發生脫鉤和斷杠常見并發癥的情況下,與被告簽定了同意手術的約定。為此,原告術后所發生其明知的并發癥,被告對此不應承擔責任”,原告對產品質量責任未能舉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不服一審判決,于1998年11月25日上訴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在二審中,被告出示某醫療器械生產廠家的各種證件以及“哈氏杠”產品合格證書,并聲稱被告醫院只從該廠購買“哈氏杠”。因此,植入原告體內的“啥氏杠”為合格產品。原告代理人則認為上述證據并不能說明植入原告體內的“哈氏杠”是該廠生產的產品,即使是該廠生產的產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品。也不能證明病人體內的斷杠是合格產品。
關于本案的法理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規定?
2021-01-24驗血錯誤醫院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21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權
2020-12-16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