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規定,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二、對“明知”的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了食品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的前提是其在“明知”的情況下銷售了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體現了對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懲罰的嚴厲性。然而,由于該條中的“明知”缺乏客觀標準和形式要件,糾紛中一些食品經營者以自己并非“明知”為由,拒絕十倍賠償。因此,在適用該條時如何認定銷售者具有“明知”主觀過錯行為存在一定困難,這也是審判實務中遇到的難題。本案從立法本意出發,將食品安全法沒有明確的銷售者“明知”情形加以明確,充分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筆者認為,銷售者“明知”行為主要表現在不作為過錯與作為過錯兩個方面:
(一)銷售者“明知”的不作為過錯行為。
不作為過錯行為表現在銷售者應該履行的法定義務而不履行。確定經營者是否“明知”應以其是否履行了應盡的注意義務為標準。這種注意義務是通過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確定的經營行為準則。銷售者不作為過錯行為主要表現有:(1)未按《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義務。如未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2)未按法律規定對所銷售食品進行完整標識。如食品包裝標識上缺少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3)未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運輸、儲存食品;(4)沒有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5)其他沒有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
(二)銷售者“明知”的作為過錯行為。
作為過錯行為主要表現在銷售者積極主動造假、捏造虛假事實,掩蓋其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銷售者“明知”的作為過錯行為主要表現有:(1)銷售法律、法規明令禁止銷售的食品。如銷售蟲咬鼠啃霉變腐爛食品,銷售無保質期、生產日期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2)食品經營者為了延長食品的銷售期,故意更改食品保質期、更換食品生產日期、批號的;(3)因涉嫌食品安全問題被有關部門責令下柜后,未經同意,擅自上柜銷售,且被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4)從未依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的食品生產者處進貨的;(5)在發票、賬目等會計憑證上弄虛作假的;(6)案發后轉移銷售物證,提供虛假證明、虛假情況的;(7)實施其他違法行為的。
三、食品安全標準內容
(一)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食品安全、營養有關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五)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六)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劑必須詳細列出。
(九)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以上是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賠償方面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證食品安全。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承擔社會責任。如果您對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專業律師提供您更加詳細的情況,確保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HR外包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生存保險可以買嗎,生產保險與死亡保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