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犯罪怎么量刑處罰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責令其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只要著手實行時具有責任能力與故意、過失,喪失,喪失責任能力后所實施的行為性質與著手實行時的行為性質相同,行為人應負既遂的刑事責任;如果喪失責任能力后實施了異質的犯罪,對前行為承擔未遂的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人可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確定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應經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宣告。人民法院的宣告應經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進行申請。被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他的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該精神病人自己擁有財產,則以他本人的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作監護人的除外。精神病人未經依法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侵害人自稱有精神病,則應由其本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精神病人犯罪該如何量刑
1、在刑罰適用方面,司法實務中應依據司法精神病鑒定關于行為人屬于限制責任能力及其等級、程度的鑒定結論,結合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和行為人的其他個人情況,根據罪責刑相適應進行綜合分析,具體裁量,確定刑罰。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屬于嚴重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大幅度的從寬處罰(主要是減輕處罰),也可以考慮緩刑的適用,直至免予刑事處罰。
2、對屬于中度減弱責任能力的,則應予以較適中的從寬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排除緩刑的適用)。
3、對屬于輕度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小幅度的從寬處罰(原則上只能從輕處罰,且從輕幅度不能過大)。但是對于那些雖然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犯罪,一般不應當減輕處罰,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考慮從輕處罰。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也就意味著精神病并不是免罪金牌,只有在發病的時候有實施犯罪的,那么才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其他時候有實施犯罪,仍舊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向農民工支付工資要提供工資單嗎
2021-01-22律師收費標準最新規定出臺
2020-12-14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營業房拆遷時,如何提高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