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犯罪怎么量刑處罰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責令其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只要著手實行時具有責任能力與故意、過失,喪失,喪失責任能力后所實施的行為性質與著手實行時的行為性質相同,行為人應負既遂的刑事責任;如果喪失責任能力后實施了異質的犯罪,對前行為承擔未遂的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精神病人可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確定精神病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應經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宣告。人民法院的宣告應經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進行申請。被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精神病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他的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該精神病人自己擁有財產,則以他本人的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作監護人的除外。精神病人未經依法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侵害人自稱有精神病,則應由其本人承擔賠償責任。
二、精神病人犯罪該如何量刑
1、在刑罰適用方面,司法實務中應依據司法精神病鑒定關于行為人屬于限制責任能力及其等級、程度的鑒定結論,結合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程度和行為人的其他個人情況,根據罪責刑相適應進行綜合分析,具體裁量,確定刑罰。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如屬于嚴重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大幅度的從寬處罰(主要是減輕處罰),也可以考慮緩刑的適用,直至免予刑事處罰。
2、對屬于中度減弱責任能力的,則應予以較適中的從寬處罰(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排除緩刑的適用)。
3、對屬于輕度減弱責任能力的,應予以較小幅度的從寬處罰(原則上只能從輕處罰,且從輕幅度不能過大)。但是對于那些雖然是輕度精神病患者,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后果特別嚴重的犯罪,一般不應當減輕處罰,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考慮從輕處罰。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也就意味著精神病并不是免罪金牌,只有在發病的時候有實施犯罪的,那么才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其他時候有實施犯罪,仍舊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怎么承擔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精神病人犯罪能否負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收取貸款服務費合理嗎
2020-11-18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什么是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2-01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拆遷補償方案中的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2021-02-03關于無證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31空掛戶口能夠取得多少拆遷補償款
2020-11-30廣東“舊改”土地不再“一刀切”
2021-03-07